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生活休閒> 煙雨江南村 春節好去處

生活休閒

字級

煙雨江南村 春節好去處

【人間社記者 曾應鐘 柳營報導】 2015-01-30
台糖新營總廠停止製糖已十多年,以往供給其製糖的尖山埤水庫,轉型為江南渡假村後,成為猶如南宋詩人辛棄疾所說的:「宜遊宜醉宜睡,管竹管山管水」,晨曦賞日出,午後聽鳥鳴,晚來尋秘境,閒時渡畫舫的仙境,春節將至,氤氳的水色更似江南勝景,是假期值得一遊的好所在。

民國二十七年(1938年),建造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的弟子永野幸之亟與助理工程師洪石,沿著急水溪、龜重溪,尋覓到了現今臺南市柳營區旭山里的山谷,他們將數條溪流匯集的地方以土石築成70公頃的水域,加上30公頃的陸地,成為尖山埤水庫,讓新營糖廠的製糖及灌溉用水不虞匱乏。

民國89年(2000年)公司轉型,他們將媲美西湖的山水美景,定位為「尖山埤江南渡假村」,請101大樓的建築師李祖原設計「江南會館」與「醉月小樓」,成為全台唯一擁有自己水庫的飯店。

轉型之後,這裡的故事變多了,1895台灣割讓予日本,日軍以武力掃平抵抗勢力,到了柳營果毅後,鄉民對日軍的侵凌敢怒而不敢言,於是出現了一位人稱「善姑娘」的女子,她利用晚間偷襲日軍,終因寡不敵眾,被追迫至老葉坑殺害,後來鄉民偷偷將其埋葬,並在路旁設一小廟奉祀,民國26年糖廠在其小廟附近挖掘土方,輕便車每天竟有20次出軌,當時有一鄉民向日籍組長名太田英一表示若未遷建小廟,工程恐無法進行,於是以簡單木竹在大壩西北側重建廟宇,工程乃相安無事,這座人稱「義善堂」的小廟後來成為這裡的信仰中心。

民國38年,國軍轉進台灣,隨同來台的一位軍人愛上了東山的少女「阿芬」,但是省籍的隔閡、年齡的差距,兩人的相戀是不被祝福的,於是少女跟著老兵來到了湖心,以泥土搗成磚塊,建造土角厝,飼養雞、鴨、鵝,種植蔬菜,捕捉魚蝦,離群索居守護著他們的愛情,後來有了兒女,加上水庫管理單位不同意他們的居留,於是價購房舍,請他們遷移,老兵同意搬遷,但是希望管理單位保留他們的愛情居所,每年,他們的兒女都會回到渡假村看看父母的舊厝回憶父母的過往,這個纏綿的故事羨煞多少煙雨裡的情愁。

製糖期間,水的供應是順著大壩將水流入龜重溪、急水溪,再由糖廠抽水使用,但是,製糖單位發現明明放了一百噸的水,抽取時卻少了幾十噸,於是,派員巡查發現許多農民自備抽水機取用這些免費的灌溉水,當時參與勘察的廖孽曾經遭遇鄉民拿鋤頭欲砍殺,廖孽告訴這個鄉民,他被打死了有撫恤金可領,但打死了人會要被判刑坐牢,至此農民才悻悻然離去,後來,台糖與水利會合作,借用水利會近9公里的灌溉渠道,將水輸送到糖廠才解決用水被盜的問題。

尖山埤水庫在制高點原有神社供奉觀世音菩薩以保工作順遂,台灣光復神社被毀,民國68年廖孽奉命重建觀音,他仿「明代觀音像」砌塑,由於雕塑佛像非其專業,於是委請神農村鎮四宮的建廟師傅協助修飾,完成了這座面相特殊的觀音佛像,奇的是每逢江南渡假村有重大活動,都有一位退休的教師帶著油漆、梯子為觀音添新裝,這位老師說,他是在夢中見到這尊佛像,觀音請他前去為祂粉刷,他遍尋後發現夢中所見就是這尊,於是再三前來。

二次大戰末期,盟軍發現尖山埤水庫是製糖的重要設施,而糖可以提煉酒精是珍貴的替代能源,於是飛機經常掃射,並曾施放炸彈卻未爆炸,光復後國軍協助引爆,並將其中的油管留在現場,曾經被做為升旗台,如今被做成裝置藝術,成了愛的抱抱畫作。

江南渡假村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地方,255公民長的大壩下種有蟛蜞菊,可以防止蛇、鼠人進入,可以免除其他植物破壞壩體,壩頂棚架上種植的台灣原生種「華他卡藤」形成的綠色長廊美觀又遮蔭;吳晉准的雕像,紀念著這位傳唱台灣歌謠的鄉民;牛犁、車輪的精神堡壘與高聳的老樟樹闡明著這裡的古老;「由觴賦詩」的拱門有著幽深的江南古意;滑索、獨木舟、攀樹、露營區、漆彈場,可以滿足年輕人的愛好刺激;生態園裡則有許多罕見的樹木、美麗的花卉、蝴蝶,而畫舫閒盪更是可以讓人浸淫在這詩情畫意的境地。
12345678910第1 / 32頁
追蹤我們